大學校長聯合會(Conférence des présidents d'université,下文簡稱聯合會)成立於1971年,集結了所有法國大學(université)和高等學校(grandes écoles)的校長,是法國高等教育界最具有話語權的機構之一。2021年即將創會滿50週年的聯合會,剛在2020年12月選出了新任主席─波爾多大學(université de Bordeaux)校長「荷西·曼努埃爾圖農德拉臘」(José Manuel Tunon de Lara),任期2年。不過面對分崩離析的聯合會,新任主席的挑戰巨大,法國«世界報»對此作了深入報導。
利益不一致 大學校長選邊站
薩瓦大學(université Savoie Mont Blanc)校長瓦拉辛(Denis Varaschin)表示,負責學校與政府高等教育部門之間溝通的聯合會,受到法國法律正式認可,因此該會有義務在政策建議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近年來,隨著全球教育競爭的激烈化與人口不斷增長,大學生人數持續增加,連帶促進法國高等教育多項改革,例如大學可依據成績選擇學生、提高外國學生學費、大學整併等。但這些政策,有些校長支持,有些校長反對,雙方僵持不下,造成聯合會對政府的建議功能日益弱化,會內成員也逐漸分為兩派,一派由排名較佳的高等院校組成,稱為Udice,強調高等教育的研究功能;另一派則自2013年起結合為「研究與教學大學聯盟」(Alliance des universités de recherche et de formation,Auref)。面對兩派分庭抗禮的情形,聯合會新主席強調,該會將從成員的多元性中獲益。
曾在高等教育與研究部擔任要職的賽維爾(Jean-François Cervel)表示,聯合會的成員複雜,除了全國各地的74間大學之外,亦包括高等師範學院(ENS)、巴黎高等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中央理工學院(CentraleSupélec)之類的高等學校,無論在概念上或運作上,都是一盤散沙。於2012至2016年間任聯合會主席的薩爾茲曼(Jean-Loup Salzmann)也觀察到,外界常指責歷屆聯合會負責人與當政者太親近,任期結束後便直接空降政府高層,導致無法對政府有效傳達大學對現行制度的不滿。
專門研究聯合會歷史的博士生波爾德(Etienne Bordes)指出,2007年通過的«大學自由與責任法»(loi LRU)給予了聯合會更高的法律地位,讓該會的專業度與調解能力到達巔峰,但聯合會成員之間的衝突也自此浮上檯面。
多方勢力掣肘 大學校長聯合會議難運作
舉例來說,經費不足是法國高等教育長久以來的大問題,2007年聯合會曾與當時的總理費雍(François Fillon)簽署協議,政府承諾在5年內額外增加高教預算10億歐元,此舉似乎立刻成功解決了經費不足的問題。但事實證明,政府最後實際只付出80萬歐元,經費問題至今不了了之。
十幾年過去了,聯合會在此方面進展有限,政府對高教的額外支持僅限於透過「國家研究署」(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ANR)下撥的專案研究費和總理旗下投資事務秘書長主管的「投資未來」計畫經費(programmes d'investissements d'avenir)。但總督學阿貝卡西(Alain Abécassis)批評,這些經費其實都被排名較佳的Udice協會成員拿走,而全國大學整體的經費其實自2010年起就持續下降。
剛卸任的聯合會主席魯賽爾(Gilles Roussel)則緩頰道,其實該會這些年並非毫無建樹,從創立填選志願平台(Parcoursup)、大學整併、強化世界排名等,聯合會無役不與。他強調,儘管最新通過的«大學研究法»(loi LPR)面臨諸多批評,但該法確實強化了教學與研究人員的未來與待遇。
為了增強聯合會的影響力,前校長梅利鐸(Jean-Yves Mérindol)建言,聯合會不該只限於討論急迫性問題,而應在對未來大局提出建議的同時,強化對當下問題的評論。甫通過的«大學研究法»允許大學跳過專業機關「全國大學委員會」(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直接招聘教學與研究人員,此作法引起許多高教人士不滿,聯合會或許可從此處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