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Newcastle大學教育研究團隊為文,分析指出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下對小學生的學業成績影響不大,但在心理健康層面卻面臨挑戰,不容忽視,本文整理該調查執行方法與發現。
有報導稱,2020年因應疫情的遠距教學期間學生成績表現落後。例如,新南威爾斯州教育廳的報告指出,新州小三學生的閱讀能力比2019年的同級生落後四個月,九年級生的數學則落後二至三個月。
此外,根據Grattan Institute智庫的模式,分析維多利亞州學生的遠距學習期間,弱勢生(包括來自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原住民背景及偏遠地區的學生)更顯弱勢,失去了大約兩個月的正常學習時間。
我們的研究則發現,在遠距教學期間,僅有來自最弱勢學校的三年級生在學業上落後於其他人。但是,與其他調查不同之處,本研究樣本中的其他三年級與四年級生,2020年的學業表現與前年幾無差異。
首先,我們已有新州公立小學生在2019年第1與第4學期,以及2020年第1學期的數學和閱讀能力成績數據,得知一年間的進步情況。此外,我們有三年級與四年級生在2020年第1學期參加同一考試的成績,之後進入疫情封鎖期間。
其次,研究團隊針對2020年第4學期的數據收集問題向新州教育廳取得研究經費,研究旨在了解這一年正常學業的中斷期,是否影響學生的平均進度,亦即從第1學期到第4學期的平均進展。
因此該研究處於一個比較獨特的位置,可將2020年(一年中斷的學生)的年度成績與2019年的成績進行交叉比對。這兩年中,總計來自97所學校的3,030名學生樣本,分析出因疫情導致學生中斷上學期間(8至10週)的實際影響。
依據「社區社會教育優勢指數(Index of Community Socio-Educational Advantage,簡稱ICSEA)」我們選擇特定學校學生的成績作比較,ICSEA數值已考慮了社會經濟優勢、學校是否在農村地區,以及學校的原住民學生比例等諸多因素。此外,我們還確保將具有相似基準測試結果的學生進行比較。
我們發現,2019年與2020年的對照組在數學或閱讀方面的平均增長無顯著差異,但在特定學生群體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具體來說,我們研究了原住民學生,不同地區和來自不同社經水平學生的影響(應用ICSEA數據)。
澳洲學校的ICSEA平均值為1,000,研究團隊取樣的學校從不足900到超過1,100不等。在數學成績的調查中,呈現以下特點:
-與2019年組的學生相比,ICSEA低於950的弱勢學校三年級生比2020年退步兩個月
-ICSEA950-1,050中等數值學校的三年級生,實際表現進步了兩個月
-三年級生的進步在優勢學校(ICSEA大於1,050)無顯著差異
-不論學校的ICSEA數值,四年級生的進步無顯著差異
在閱讀方面,我們發現無論學校ICSEA為何,2019年至2020年之間的學業進步狀況均無顯著差異。對於原住民學生或偏遠地區學生,數學及閱讀方面的進步無明顯差異,但是,這些群體中少數的學生樣本意味著應謹慎解釋這些結果。
該研究適可提供一個反敘事的觀點,亦即遠距學習期間學生成績一定落後的普遍觀感。理論而言,大多數的學生都在預期表現的範圍,但必須迫切解決ICSEA較低學校三年級生的數學停滯發展問題,避免加劇不公平現象。
學生的幸福感確實受到了影響
本次調查包括深度訪談18位老師與校長,詢問遠距教學期間學生的進步狀況與幸福感,訪談的回饋令人憂心。受訪者形容在家學習造成許多家庭嚴重的壓力、焦慮和沮喪,即便返回面授課程,學校持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大大增加學校輔導員的工作量,以及教師與校長處理學生脫序行為的工作量。
一位受訪的小學校長描述,我們的學生情緒充滿焦慮,從肢體行為、對立的行為,到不願上學,直到回校之後慢慢卸下心防……這僅是小學生的行為變化,高中生或將面對更複雜的情緒問題。
疫情期間學校的工作量增加,教師們的士氣大受影響嚴重低落,在建立遠距教學的任務下老師與校長均備受壓力,無論學生是利用何種管道使用網路教學資源,有部分負責技術工作的教職員必須機動支援。
他們的工作還包括開發與提供線上課程,以及支援父母所提出的各種需求,當學校重新開放時,教職員又得迅速協助照顧學生的情緒、重建關係。這些工作必須在無任何家長義工協助的情況下迅速到位,且學校原有的一些可舒緩師生壓力的例行活動,如集會與旅遊等均被取消。
最後,研究強調在2021學年開始之際,除了要持續支持所有師生,確保他們的身心健康,歷經2020年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首先,讓我們對學校老師在確保學生持續學習的努力上表示由衷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