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速發展,資訊產品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對視障者來說,要與一般人同樣悠遊無垠的資訊世界,卻是得要花上更多的功夫。為了協助視障者拉近與常人的數位落差,教育部長期致力推動「視障教育資訊化」,委託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建置「視障輔具中心」、「華文視障電子圖書館」,以及辦理視障電腦教育訓練,每年成功培訓逾5百位視障者運用盲用電腦,利用網際網路取得所需的各類資訊,突破視覺障礙限制,開啟新的就業契機。
教育部日前也召開記者會,邀請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系統工程師張金順介紹、分享視障教育資訊化的推動成果。
一點小小改變 讓視障者的生活也能更多彩多姿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教育部長期推動「視障教育資訊化」,張金順正是其中重要的幕後推手之一。從小就是重度視障的張金順,就讀國中階段在啟明學校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接觸盲用電腦,從此與電腦結下不解之緣。而在淡江大學畢業之後,也積極加入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工作團隊,致力開發盲用電腦軟體,其所參與研發的「Windows中英文盲用資訊系統」、「多國語言編輯器」等,均獲得視障朋友的廣泛使用。
張金順25年來與團隊共同致力推動視障教育資訊化,更順應資訊科技發展的趨勢,設計開發盲用智慧手機與智慧手機語音隨身助理等軟硬體設施,並且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參與開發協助視障者解決生活難題的手機應用App,其中「幫忙看見」App,能夠透過手機鏡頭拍照,辨識鈔票的準確度高達95%,且能辨識多國鈔票;而另一款「語音隨身助理」App,則是透過手機網路瀏覽器或APP直接連到網路雲端,讓視障朋友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以及收聽新聞等資訊。透過科技的協助,讓視障朋友也能同樣享受閱讀的樂趣,達到「學習無障礙、資訊無距離」的目的。
張金順不僅努力跨越障礙、超越自我,更積極致力於改善視障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難題,109年也獲推薦參加衛福部第24屆全國身心障礙楷模表揚,得到金鷹獎的殊榮。他在受訪影片當中提到:「只要做一點小小的改變、跨出這一步,視障者的生活也可以很多采多姿。」不僅是他個人一路走來的心得,也是他在教育部計畫中所期望為視障者在智慧化、科技化、資訊化的時代能夠帶來跟得上潮流的「新視界」的目標,所下的最佳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