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延伸至國高中階段 為本土語言的保存推動跨出重要一步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為尊重國家多元文化之精神,促進國家語言的傳承、復振與發展,我國於108年發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自111學年度起,國小、國中、高中階段學校皆須開課本土語文課程供學生選習。而教育部則自90學年度起即將本土語言納入正式課程,並在95年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透過校園情境的營造,將母語融入課程及生活,並拓展至家庭與社會;同時在105年也設立了「本國語文教育推動辦公室」,積極來推動本國語文教育。
今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共評選出1位終身奉獻獎、8位個人得主,以及2個團體獲獎者,都是在不同領域為本土語言的傳承與保存工作奉獻心力,而其獲獎的一個共同理由,即是都把推展母語作為他們個人或者團體一輩子最為熱衷的一件事,因此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或挑戰,也都不曾停下腳步,始終是以無比的熱情為臺灣的本土語言保存盡最大的努力;而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在艱困的情形之下,仍使母語的推動與保存工作能夠持續下去的最大原因。
潘文忠並且感謝客委會、原民會與教育部共同推動臺灣本土語言的保存,尤其是在「國家語言發展法」正式發布之後,幾個部會也在去年共同將課綱重新再做了修訂,確定從過去小學階段的本土語言正式延伸到國、高中階段,這對於國家整體本土語言的推動、保存工作,更是跨出非常重要的一步。而未來教育部也仍將積極、持續來推展本土語言教育,並以結合政府資源、社會及民間的力量,使各項工作能夠永續推動,期讓臺灣美麗的聲音、重要的文化資產,可以在這塊土地上更加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