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報導校園新聞,只要是有趣、溫馨的校園故事,或是學校的創新研究、教學 輔導、學校建築、科技,都是我們要的題材,也歡迎學校投稿!請寄:editor@mail.moe.gov.tw。
秉持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張起維團隊自主研發的 3U立方衛星「飛鼠號」,經過因天候不佳而暫緩原訂發射計畫的波折後,終於在臺灣時間1月24日深夜,由搭載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從美國順利發射升空。而「飛鼠號」衛星上頭同時也搭載了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趙吉光團隊所研製的先進科學酬載,將執行太空天氣的監測任務,為臺灣的太空發展史寫下歷史新頁。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劉正彥表示,非常感謝國家太空中心、科技部哥倫布計畫以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經費支持,「飛鼠號」衛星各式各樣的次系統,都是由中央大學張起維和趙吉光的團隊所一手研發,其經驗主要來自之前參與福衛五號,並積極將其微型化,使更符合當前太空科技的需求,也希望立方衛星能夠在太空嚴峻的環境下順利地生存。
秉持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張起維團隊自主研發的 3U立方衛星「飛鼠號」,經過因天候不佳而暫緩原訂發射計畫的波折後,終於在臺灣時間1月24日深夜,由搭載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從美國順利發射升空。而「飛鼠號」衛星上頭同時也搭載了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趙吉光團隊所研製的先進科學酬載,將執行太空天氣的監測任務,為臺灣的太空發展史寫下歷史新頁。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劉正彥表示,非常感謝國家太空中心、科技部哥倫布計畫以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經費支持,「飛鼠號」衛星各式各樣的次系統,都是由中央大學張起維和趙吉光的團隊所一手研發,其經驗主要來自之前參與福衛五號,並積極將其微型化,使更符合當前太空科技的需求,也希望立方衛星能夠在太空嚴峻的環境下順利地生存。
創意研發「手勢控制水龍頭」 洗手不再心驚驚
從蝸牛、鱔魚找靈感 高大教授鍾宜璋開發「蝸牛膠」、「鱔魚皮」
AI算出新冠解方 陽明交大發現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的潛力藥
中原大學攜手city'super「一日農夫體驗」 邀請失親兒傳遞夢想
靈長類指紋為靈感 興大材料系薛涵宇開發新穎仿生材料
物競天擇 五個基因讓臺灣漢人取得演化上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