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牡丹鄉栽培段木香菇已有60年歷史,但近年因段木源不足、菌種弱化等問題,原維持三年產能的菌種,現在只有一年生產力,不只段木利用效率不彰,同時也造成菇農的成本損失。為解決此問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農試所、牡丹鄉高士部落共同成立全國第一座社區型菌種中心,期透過產官學合作,全力協助牡丹鄉林下經濟的發展。
牡丹鄉以印度栲為主的段木樹種栽培出來的香菇,香氣濃郁、風味獨特,是依循長輩所傳承利用森林環境的傳統方式,不僅深具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地方重要的產業經濟來源。「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除有來自農試所專業的協助,屏科大也將師資導入社區,持續諮詢輔導與評估、進行牡丹鄉香菇菌種的採集、保種以及擴培,而高士社區則進行菌種中心的空間整備、木屑瓶植菌至段木,以及香菇栽培與管理。學校與社區分工開始,逐步培力與技轉,直至社區完全承接,能夠獨力運作,並使部落青年習得技術,扎根部落發展適地菌種並且地產地消,降低成本,亦落實在地人才養成。目前返鄉青年李智揚、王嘉柔已經習得菌種培育技能,並應用在部落段木香菇栽培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