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鼓勵學術發展及獎勵產學實務研發合作,提高教學與研究水準,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特色並鏈結產業,特設置國家講座主持人、國家產學大師獎及學術獎。第24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3屆國家產學大師獎及第64屆學術獎頒獎典禮於22日舉行,共遴選7位國家講座主持人、3位國家產學大師獎及10位學術獎獲獎人。
頒獎典禮由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擔任頒獎人,蔡總統在致詞時除肯定獲獎人貢獻外,並表達政府對學術研究、產業鏈結及高教人才培育的重視,以厚植國家永續發展根源。因應未來產業趨勢及全球人才競逐,政府持續優化本土人才及吸引人才來臺,並擴展高教培育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量能。教育部於107年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及「教育部協助大專校院延攬國際頂尖人才實施計畫」,另行政院於109年12月也已通過教育部提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適度鬆綁高等教育相關法規,協助高等教育打造研究學院新體制。另教育部依「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持續推動技職教育政策,深化學生實務能力、引進產業投入人才培育為重點,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基礎上,推動大專校院「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重視產學實務研究成果與產業相結合,引領及帶動產業發展。
教育部表示,「國家講座主持人」及「學術獎」獎項設置歷史悠久,已為我國樹立學術研究典範,107年設置「國家產學大師獎」獎勵長期致力實務應用研發之典範。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分置「人文及藝術」、「社會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生物及醫農科學」及「工程及應用科學」等5類科,國家講座主持人設置期限為3年,除由學校配合提供主持講座所需資源外,教育部今年更提高獎助每位主持人新臺幣200萬元,3年合計新臺幣600萬元;國家產學大師獎分「工程」、「電資」、「人文、設計、藝術」、「商管及民生」及「農業科學、生技及護理」等5領域,得獎人為終身榮譽並獲頒獎金新臺幣90萬元;學術獎領域與國家講座主持人相同,今年提高獲獎人獲頒獎金新臺幣90萬元。
第24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共計7名,分別為--社會科學類科:國立中央大學陳德懷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國立清華大學張敬民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許千樹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立清華大學江安世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楊志新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陳文章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黃炳照教授。
第3屆國家產學大師獎得獎人共計3名,分別為--工程領域: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芮祥鵬教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覺文郁教授;電資領域: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張簡嘉壬教授。
第64屆學術獎得獎人共計10名,分別為--人文及藝術類科:國立臺灣大學黃慕萱教授;社會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陳聰富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吳逸民教授及劉如熹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中央研究院袁小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孫玉珠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元智大學林志民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吳宗霖教授及中央研究院廖弘源研究員。
本次頒獎典禮延續上屆典禮精神,以「引領」為主軸,期藉由獲獎人對學術與實務研發的堅持與熱情,進而引領臺灣持續與全世界各國併肩帶動學術研究與產業創新發展。(總統 蔡英文)